祠堂门楼为砖刻图案,上有“光前裕后”四个金字,意指为祖先增光、为后代造福。
头进大门高悬“张氏宗祠”匾额。
二道门,门联:乔迁润东,源远流长。
左右石狮一对,整块汉白玉雕刻,为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)张玉书所赠,镇祠之宝。
三道门,上悬“义门”匾额,为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)张玉书所书。
张玉书(1642年-1711年),康熙元年(1662年)进士,进入翰林院,历任礼部侍郎、刑部尚书、兵部尚书。康熙二十九年拜相,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。
清康熙三十九年,张玉书寻祖归宗到此,要求张祠收留他认祖归宗,获准后亲笔书写“義门”匾留给张祠。
民国期间,在张氏祠堂内办起敦睦小学,建国后延续为学校。
“義门”匾在文革前被学校用作小黑板,实物现保存在祠内,“義门”二字隐约可见。
头二进间是青石大天井,两侧有厢房。